.jpg)
选秀夜的抉择:76人为何错过塔图姆?
2017年NBA选秀被视为近年来最具潜力的一届,凯尔特人、湖人和76人等豪门球队均手握高顺位签。费城76人凭借状元签成为焦点,外界普遍预测他们会选择杜克大学的杰森·塔图姆或堪萨斯大学的约什·杰克逊。然而,76人最终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华盛顿大学的控卫马克尔·富尔茨。
富尔茨在大学时期展现出了极强的得分能力和组织天赋,被认为是“下一个哈登”。然而,他的NBA生涯却因伤病和投篮问题迅速陷入低谷。与此同时,凯尔特人在第三顺位选中塔图姆,后者迅速成长为联盟顶级前锋,并帮助绿军多次打进总决赛。
76人的选秀策略:天赋优先还是适配性?
当时的76人正处于“过程”(The Process)重建阶段,球队核心乔尔·恩比德和本·西蒙斯已经崭露头角。理论上,富尔茨的加入可以弥补球队外线进攻的不足,但他的投篮短板与西蒙斯重叠,导致阵容适配性不佳。
更令人遗憾的是,富尔茨在NBA的首个赛季就遭遇胸廓出口综合征,影响了他的投篮能力。尽管76人曾试图耐心培养他,但最终在2019年将他交易至魔术队,换回一个首轮签。
错失塔图姆的连锁反应
如果76人当年选择塔图姆,球队的锋线实力将大幅提升。塔图姆的投射能力、单打技巧和防守韧性,恰恰是76人近年来在季后赛中所欠缺的。相比之下,富尔茨的职业生涯至今仍未达到状元水准,而塔图姆已成为MVP候选人。
76人管理层在选秀后的几年里不断调整阵容,试图弥补这一决策的失误。2023年,他们甚至不得不交易詹姆斯·哈登,试图冲击总冠军,但最终仍未能突破东部决赛。
结语:选秀决策的长远影响
2017年的状元签选择,成为76人重建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。尽管富尔茨并非完全失败,但错过塔图姆无疑让球队错失了更稳定的争冠拼图。这也提醒NBA各队:天赋固然重要,但适配性和健康同样关键。
如今,76人仍在寻找真正的冠军拼图,而2017年的选秀夜,或许会成为他们未来反思的重要一课。